講完我們在峇里島的享受之後
我要來說說關於這次的當地交通及行程部分...
交通工具方面-
第一天:腳踏車(Rp.25,000/每人每天,折合台幣約97元)
第二天:摩托車(Rp.50,000/車)
第三天:續租半天摩托車(Rp.30,000)+包車行老闆的車到庫塔(Kuta)(Rp.200,000/車)
一開始,我們無視其他在地人的規勸,硬是一人租了一台腳踏車遊烏布去
不過說實在的,在烏布這起起伏伏的山間小路中騎腳踏車的確極具挑戰性
而且有了腳踏車後真的也去不了多遠
於是,第二天一早我們就把腳踏車騎去還給店家
「太累了,我們決定換摩托車」,我說
(在烏布,這種坡度隨處可見)
有了摩托車後我發現,在峇里島騎車真的是還滿方便的
尤其我們臺灣孩子騎車技術又是屬一屬二的優秀(但老闆居然不相信我們原本就會騎機車)
所以上山下海、鑽小巷等根本不是問題
帶著從未派上用場的國際駕照、向車行老闆借用的地圖及一件破爛不堪會漏水的雨衣
我們就這麼在烏布闖蕩了一天半
最遠的路程是到達十幾公里外的巴特爾火山(Gunung Batur)然後下切到火山旁的巴特爾湖
而且最後一天還因為騎錯路(加上被指引錯誤)又再一次來到巴特爾火山
騎了四五十分鐘後看到相似的景色又出現在我們眼前時,只覺得相當傻眼啊!
總之,看著峇里島的地圖時,即便覺得它是個一點都不小的島嶼
但其實,靠著一台摩托車也是可以走透透的
騎車可以自在地進入鄉間小道深入民間,又沒有停車的問題
同行的小白說:「在烏布騎摩托車,是她覺得最明智的決定」
只是,在峇里島(烏布)騎車除了天氣外比較大的大問題應該是→
地圖上的路總是看著看著最後還是走錯!(我自認方向感已經不錯了啊!)
(雨季時的陣雨比我想像中要大得多,下到幾乎要淹水也太離譜了點!)
第一天
景點方面只去了猴子森林(Monkey Forest)和迷宮般的烏布市集(Ubud Pasar)
然後再到Jalan Raya Andong選購了兩隻100cm高以上的長頸鹿木雕
主要還是因為腳踏車的關係讓我去哪兒都不太有動力
第二天
除了臨時起意去了馬斯木雕村(Mas)及附近的象洞(Goa Gajah)外
主要目的地是巴特爾火山一帶
因為去程找路花了不少時間,回程又邊騎邊逛沿途的木雕店
以至於,幾乎是到天色全暗才到達市區近郊的德哥拉朗市集
(這是在巴特爾火山周邊的景觀餐廳用餐時所見景色,一旁就是火山湖了!)
(這是在山腰所拍攝。這一帶非常寧靜,於是,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覺啊!而照片右上方就是峇里島最高的阿貢火山(Gunung Agung),其實和巴特爾火山距離沒有很近,只因為它相當高!)
第三天
原本要去海上神廟卻又誤騎到巴特爾火山一帶,因此只好逛逛巴特爾廟
回程在大雨中看到很美的德哥拉朗梯田(下次一定要來好好的在一旁享用下午茶)
回到市區後則因為時間太趕,無法按之前談好的包車計畫一遊海神廟,只好逛了石雕村後便直接前往庫塔
晚餐時間到達庫塔後,就逛逛大街、做腳底按摩,然後接近午夜時分再前往機場
(顧不得當時下著傾盆大雨(我真的一點都不誇張),我們就將機車隨意停在路邊,走下幾階樓梯去趴這一大片梯田,眼前所見比這張相片的呈現漂亮很多,真的!)
看我們的行程,觀光客應該前往的景點我們去的不多
尤其,我們去了一個海島國家
但這三天竟沒有看到海啊!
老實說,因為這次到峇里島停留的時間相當短
要不是因為當時預期在庫塔要訂的旅館已經客滿,不得不讓我們更改行程的大方向
才因此讓我們誤打誤撞訂下烏布的旅館,然後待了三晚
否則,或許我們對這次的旅程會有著不同的回憶
因為離開烏布後,我們對來到庫塔這地方的第一印象並不是太特別
不過就是如同大部分熱帶國家海灘一般的鮮豔富麗罷了
這大大的島嶼還有很多區域我期待下回造訪峇里島時再來探索
但可以確定的是,烏布絕對是我心目中認定的指標性必訪地區
這有藝術氣息的山中城市著實讓我一改先前對峇里島的刻板印象!
12/28/2010
[+/-] |
【峇里島】吃住之外... |
12/20/2010
[+/-] |
城市馬克杯大蒐集(四) |
杯子增加的速度雖然已有趨緩的現象
但在朋友們的鼎力相助之下,第四十號馬克杯終於還是到手啦!
NO.31~NO.40馬克杯中就有四個日本城市杯
這些杯子的施主都是在十月份接力到日本旅行去的
很巧的是,大家去的都是不同地方啊
所以最開心的應該是我...
01.Philippines(MGG)
02.Okinawa
03.Taipei(阿寶)
04.Istanbul(木拉)
05.Phuket(麵包&馬糞)
06.Thailand
07.Pattaya
08.London(麵包二姐)
09.Bangkok
10.Houston(艾蕙)
11.Amsterdam
12.Warsaw
13.England(詠惠)
14.Barcelona(詠惠)
15.Ankara(木拉&木拉學長)
16.Hong Kong(小薔)
17.Brazil(Pinta)
18.Melbourne(肉巴肉巴)
19.Dongguan
20.HOKKAIDO(Amanda)
21.Kyoto
22.Kaohsiung(MGG)
23.Boracay(大象)
24.Taichung(小傑)
25.Las Vegas(咪咪)
26.Austin(咪咪)
27.Turkey(木拉)
28.Macau(筱涵)
29.France(詠惠)
30.Tainan(Vickey&彤靚)

31.Tokyo(小薔)
東京杯是小薔一家三口本年第二次旅行帶給我的紀念品
關於這東京杯,雖然杯身外觀上並沒有太大的驚喜之處
但它的包裝絕對是目前我手邊馬克杯中的第一名
真是太精美了啊!
32.Kuala Lumpur(Wanda)
嫁作斯里蘭卡媳婦的Wanda這回是搭著亞航(Air Asia)經馬來西亞轉機回台灣
因此,雖然斯里蘭卡沒有星巴克,我卻還是得到了一個馬克杯呀
據說這杯子是在怡保(Ipoh)的星巴克買的
那為何不買怡保的呢?吉隆坡我明年就要去了啊...
33.Nagoya(周太妹)
太妹的這名古屋杯是去立山黑部員工旅遊特地帶回來的
杯子可以說是這四個裡最閃亮也最漂亮的!
34.Osaka(小黃)
35.Kobe(小黃&張少君)
大阪和神戶仍然承襲日本馬克杯色彩繽紛的風格
不斷買便宜機票旅行的小黃這次跑到日本去替我帶了大阪回來
緊接著她到京阪神去的是她的大姐姐-張少君女士
於是小黃便自作主張把兩個杯子都送給了我
真是有情有義阿,兄弟!
36.Bali
峇里島的杯子是我前陣子去當地小旅行時帶回來的
不知道為何,看起來是舊版設計的杯子,但卻比一般小(只有12oz)
杯上的圖案是善神化身的峇里島聖獸-巴戎(Barong Keket)
當我在星巴克看到杯子的隔天
我們臨時起意到象洞(Elephant cave)時,也看到了與杯上圖案相同的巴戎洞窟!
37.Hawaii(筱涵)
今年不斷在旅行的筱涵,繼澳門之後又很好命地到夏威夷旅行去
於是,我又很好運地再擁有了一個馬克杯
這樣看起來,我已經有好些個美國的城市杯
雖然我從來沒踏上過美國的土地啊!
38.Vienna
這是派駐斯洛伐克(Slovakia)彭同學前陣子替我買回的
對於維也納這城市,因為是我曾經一個人旅行過的地方,所以有著不一樣的記憶
特別是杯上的這座摩天輪...
2005年夏天,我暫別小黃,千里迢迢地從法國搭了夜火車出發
隔日清晨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轉車
然後再幾乎是要穿越整個德國抵達慕尼黑(Munich)再轉一次車
總之,在十多個小時後,我終於抵達了維也納!
如此辛苦地來到這個城市其實主要也是為了輕軌電車及這座樂園、這座摩天輪
因為當時不久前才剛看過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於是我也想親身走入這浪漫的電影場景中!
39.San Francisco(廖阿珮)
這是跟我一樣轉型成讀書人的國中同學阿珮從舊金山帶回來的禮物
沒想到,竟然是有著優雅藍色調的建築系列馬克杯啊
這一系列杯子的正面是具有城市特色的街景
背面則有當地的相關簡介
總之,獲得這號原以為早已絕版的城市杯
我實在相當驚喜呀!
40.Taiwan(彤靚)
聽說這是阿寶妹看到星巴克在打折臨時起意買下送我的
如此有心我實在感激啊
而在拿到這個馬克杯後
(此系列的)台灣的星巴克杯也全數到齊囉!
除此之外,另外要先答謝一下遠在美國的咪咪同學
繼Las Vegas和Austin後,他很有心地又準備了芝加哥杯要送我
可惜看的到摸不到啊...所以還不能夠計入馬克杯帳戶裡
不知道何時才有機會去休士頓領回我的禮物呢???
12/14/2010
[+/-] |
峇里島(烏布)平價住宿 Agung Raka bungalows |
在決定住宿時,飯店有沒有游泳池對我們來說是最不重要的項目
但沒想到,最後還是訂了個有可以游泳的旅館
對峇里島的印象其實從我找住宿地點開始就一直在改變
上網看了一些推薦後發現,其實峇里島便宜而口碑不錯的旅館還真不少
再加上我們本來就不是走奢華獨棟villa享受路線
於是最後折衷訂了這間獨棟、有公用泳池、不算貴卻也頗有好評的Agung Raka bungalows
其實這間旅館最後會雀屏中選的主因是它的某個special offer:
連續住三晚的package除了房價會稍微便宜、林林總總的小優惠一堆外
居然還可以選擇機場接或送(3 nights package=USD185/2人)
這點正好解決一直困擾我的交通問題
於是凌晨一點多到達Bali再轉往烏布(Ubud)的這段不算近的交通(約50min)就解決了
而我們也因為天天待在烏布不用搬來搬去而樂得輕鬆...
上圖這兩張照片
左邊是房間門口,右邊則是峇里島經典的假浪漫真防蚊床型
因為第一天到達烏布,再辦完check-in手續、點完早餐後,差不多都已經凌晨三點多
於是,真正看清楚我們「家」,已經是一覺醒來之後的事了
我們家是獨棟兩層樓的木造bungalows(翻譯好像是翻作平房之類的)
房間位在二樓,房間門口有個小陽台
一樓有個發呆亭及幾乎和房間一樣的超大浴室
冰箱和曬衣架也都在一樓
總之,看這樣的格局,雖然沒有住到獨棟villa
但我們依然享有獨立的私人空間啊
上圖是半露天式的浴室內空間
它讓我們滿意的除了乾淨、該有的都有之外
還有空間相當大,而且浴缸也特別長
所以,當我們在11月雨季時分前往峇里島旅行時
邊泡澡,還可以同時聽著雨聲、看著雨滴從屋簷下滴落在開放式的淋浴空間
當時真的有愜意度假的享受啊!
再來是早餐部分
早餐是點餐式的,每天回到旅館時,櫃檯人員會詢問我們隔天的需求
我們還可以選擇是要到餐廳用餐或是請服務人員送到發呆亭
當然,每天早上我們都花了不少時間在一樓的發呆亭享用這些多到吃不完的早餐
最後要來說說我們房間附近的環境
第一張照片的游泳池就在我們房間的一側,旁邊的小亭子裡可以做SPA
但令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是周邊的風景
大片綠油油的稻田景觀,展現出烏布的悠靜與閒適
整體來說,這間民宿的質樸與自然讓我們很喜歡
如果真要挑剔
只能說,或許是因為太過接近大自然,小昆蟲類還不少
而清晨不準時的雞啼確實是稍微吵了些罷了!
12/08/2010
[+/-] |
峇里島必吃 |
我決定,峇里島的網誌就從"食物"開始吧!
因為這趟旅程所吃的大小餐,大部分都讓我們至今仍回味無窮啊!
這趟隨興的旅程,事先真的沒有安排好任何行程
我和小白只是分別各自找了些想去的景點和想吃的食物
但實際上對詳細地點和路線都不是很清楚
於是...慘案很快就發生了啊!(請繼續往下看)
第一天,在悠閒的逛完烏布市區之後
晚餐時間我們商量好要去一間小白在網路上查得主打烤豬肋排的傳奇餐廳
於是,我們看著手中那張不負責任的地圖(因為這段路程沒有標出時間,只寫著"很遠"兩個字)
心中大概有個底了
然後,便開始朝著一個確定沒錯的方向開始騎(補充說明一下:今天,我們的交通工具是腳踏車)
數分鐘首先出現的是一個令我大呼過癮的下坡
但好景不常
之後緊接著開始的便是永無止盡的上坡
而這間豬肋排餐廳真的就在山坡上...
總之,一路上我邊騎邊推車,最後雖然狼狽,但終於還是找到餐廳、也吃到美味的豬肋排了
NURI'S的豬肋排雖然只是放在烤架上隨便翻一翻,也沒有精緻的擺盤
但據說是祕方的醬汁真的是很入味,肉也好嫩好好吃
怪不得,它不只在網路上很紅,連旅遊節目也有介紹
小白直到回台灣還念念不忘
我想,得來不易的果實總是特別甜美吧!
第二天晚餐吃的是Bebek Bengil(髒鴨餐廳)(註),顧名思義就是主打鴨肉料理
這間餐廳應該可以說是在台灣旅人圈中名氣最大的吧
看大家推薦的感覺,好像去峇里島非得吃吃不可!
不過比較麻煩的一點是,若要品嚐招牌的煙燻鴨肉,得提前一天預約
還好,這間餐廳的總店離我們住宿的地方不遠
於是第一天展開行程的第一件事,就是騎著腳踏車前去訂好鴨子和位子
沒想到,我們住的旅館Agung Raka竟因為是關係企業,而有10%的折扣
真是意外的驚喜!
必須說,我對髒鴨這間餐廳真的沒有什麼好嫌棄的
用餐的環境很舒適,一旁除了有音樂演奏,座位旁甚至貼心地點了蚊香
和式座位空間算是寬敞,絲毫不會因為用餐人數少而吝於給大座位
餐點部份也很不錯,好吃也吃的很飽(至少我在台灣沒有吃過這種口味及嫩度的鴨肉)
原本以為只有一隻燻鴨,但沒想到還有數串沙嗲、蝦餅、炒蔬菜、一籃白飯及果汁
我想可能因為當時太累也太餓
所以當waiter和我說明套餐內容時,沒察覺有如此多料理就胡亂答應了!
我真的覺得三個人吃這些還差不多...
(上面就是我們當晚所點的二人份set,Rp.187,000)
再來是第三天午餐的Pizza Bagus(也是常常看到排隊人潮的餐廳)
因為pizza對我們倆的吸引力稍弱
所以我們當初是想,如果有時間再去吧!反正就在旅館附近而已...
不過,在品嚐了之後,我們倆異口同聲地說好啊!
我覺得,這家pizza完全是勝在口味和價錢
我們點了海鮮(Pizza Marinara, Rp.28,000)和夏威夷(Pizza Hawaiian, Rp.24,500)
這兩個small size的pizza一個都不到台幣一百元
薄片pizza的餅皮是脆的但又不像一般吃的薄皮口感
用料也算特別,海鮮pizza上竟有一片片的薄蒜片,真是好match呀!
最後要講的是我們要離開前夕,在庫塔(Kuta)海邊廣場,一個類似美食街的地方所吃到好料
我們點了份SATE Mi goren(就是六串沙嗲+Mi goren炒麵)
只是隨意找到的一般印尼式料理怎麼就這麼夠味,當地的食物實在讓我太有信心了!
上面講完正餐部份,接下來換路邊小吃:
首先是無所不在的沙嗲(SATE)
烏布市集附近(Jalan Raya Ubud路上)有個阿桑在某戶人家門口的台階上賣沙嗲
她的沙嗲是我們認為這幾天吃過最棒的!主要是贏在醬料,那辣醬實在是太香了呀!
再來是傍晚的德哥拉朗市集(Jalan Raya Tegalalang)
這裡是當地人採買的地方,所以不像烏布市集充斥的紀念品店,當地人英文也比較不通
這裡賣的東西通常我們不會需要
不過再往裡頭走,就有一小塊販售食物攤販聚集的地方
我們點了幾串沙嗲,還買了一杯綜合果汁
真的,怎麼東南亞國家的料理隨便點都好吃啊!?
註:髒鴨餐廳為什麼取名為髒鴨呢?
這餐廳的名字很有趣,但也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就在用餐時,我在MENU上看到了名字的由來,原來是這樣的...
十幾二十年前,老闆一直無法為餐廳尋得合適的名字
直到開幕前夕,一群鴨子從周圍的田裡走上馬路、走進店裡
於是沾著泥土的腳將店裡弄得髒兮兮
因此便以這群店裡的第一批客人為餐廳取名!
12/05/2010
[+/-] |
峇里島小旅行 |
兩個多禮拜前,我去華納威秀看了即將下片的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
隔天,我做出了去峇里島(Bali)旅行的決定
而此刻,我早已結束這趟隨性而愜意的旅程回到了台灣...
拜突然取消的員工旅遊所賜
十天內,我以最快的速度訂了機票,然後草草訂下旅館
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連凌晨到達峇里島班機的旅館接送也是當天出發前一刻才連繫上
一切的堅持只因為期待旅行的心情早已準備好!
其實,峇里島是個從未出現在我旅行計畫中的地方
總覺得那是個以豪華享受為旅遊型態的度假島嶼
花大錢吃好住好、處處讓人服伺這些對目前的我來說都還不需要,也覺得沒必要
僅僅三天的旅遊時間雖然短
卻讓我對峇里島有了不一樣的體認
原來那裏除了悠閒的氛圍以外,依然充滿著濃厚的藝術氣息;
商業化的市中心以外仍有著原始美景及不會欺騙觀光客的生意人;
而我心裡對東南亞國家印象中那些會對著觀光客熱情賣力地揮著手的小學生仍舊隨處可見
看起來,這裡的人民並不因島上日趨商業化的環境而改變太多
他們維持著一如往常的作息,依然熱心且熱情
這些都是我們穿梭鄉間小道間所見...
這趟小旅行
很謝謝當初很阿莎力一口答應請假同行的小白同學
很開心,這一場超乎我預期精彩而有意思的旅程可以完美落幕
而有個可以約了隨時出發的旅伴更是令我感動
這不是我們倆計畫中的旅行
但我們在峇里島充分體驗到了電影裡所謂的"dolce far niente!"
(義大利文,意思是"無所事事的美好")
11/11/2010
[+/-] |
東北歐完結篇 |
今年六七月的東北歐旅行小記
在拖了如此久後,寫到這裡總算是要告一個段落了
這張照片是我們到波蘭克拉考(Kraków)的第二天
下了公車,步行前往Wieliczka鹽礦(也是世界遺產喔)途中隨手拍下的一景
那天一路上遇到不少好心人的幫助才讓我們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有位老婆婆還怕我們走丟,因此一路上緊跟著
連我們停下腳步拍照,她也不敢先走一步...
和她道別後,我們繼續緩慢地走在人車稀少的鄉間小道中
陽光是如此的溫暖和煦
於是,我決定就用這張友善的相片來替歐洲之旅做一個總結
克拉考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城市
但在網誌中僅僅提到關於奧茲威辛集中營的兩三事(波蘭文Oświęcim,德文Auschwitz)
這是因為那個地方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深刻
克拉考的歷史城區小而美麗、位在地底下幾十層樓深的鹽礦也很值得一看...
但這些都比不上集中營帶給我的震撼
說真的,在參觀過集中營後,我就覺得不枉走這一遭了!
最後我想要來介紹一下我此行的隨身配備
除了Canon 450D+18-200mm旅遊鏡及新貨50mm f1.4定焦鏡
還有在下雨天或是海邊都可以放心使用的SONY TX5隨身小數位
另外就是交朋友用的fujifilm mini7拍立得及數捲底片
最後就是這小玩意兒→SONY GPS-CS3KA 攝影時點記錄器
這是我為了寫網誌也為了好整裡相片所添購的新配備
它會每15秒自動定位一次
然後再比對記憶卡上的相片拍攝時間繪出我的行進路線軌跡
所以如果有看到picasa相簿裡關於此次旅行的照片
其實不難發現,大部分的照片都有清楚標示出拍照的位置(除非是我忘了帶出門或是沒電)
用這樣的方式來記錄旅程實在是太方便了啊!
11/08/2010
[+/-] |
【法國私房景點】諾曼第海灘Trouville-Deauville |
本次歐洲行的最後一站回到了我熟悉的巴黎
當地的朋友詠惠建議我們空出一整天和他們一家口子到近郊走走
但光是地點的決定就搞了好久
最後出線的地點是這裡-西部諾曼第區(Normandie)的雙聯城市Trouville-Deauville
世界史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諾曼第戰役,就是發生在這個區域
於是乎,這個跟歷史聯結起的城市又讓我更有興趣了些!
看看這個地名,其實它指的是兩個城市
那為什麼都要把他們寫在一起呢?這原本也是令我無法理解的地方...
走過一趟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個雙聯城市啊!
同一個車站,出來後向左走是有大型賭場的Deauville
向右走沿著河岸走則是Trouville
海灘旁一間間條紋裝飾外觀的更衣室及出租遮陽棚是它的特色
這麼說來,其實火車站是可以被看作是兩個城市的界線
不過事實上這兩個城市是以Touques River作為地理上的分界
據GeGe說,這條小河是塞納河(La Seine)的支流
聽到這裡,地理課本上的法國地圖又浮現於我腦中
的確啊,塞納河是由法國西北部蜿蜒出海的!
既然來到海港城市,不能錯過的當然是海鮮
步出車站後,我們跟隨識途老馬詠惠及GeGe夫婦先向Trouville走去
在晴朗的天空下沿著河岸慢慢走
不出幾分鐘的時間眼前就出現這番如同來到富基漁港的景象
原本大夥兒是考慮要從這裡帶生海鮮回家或是在周遭的海鮮餐廳就地解決
但因為我們已經貪小便宜訂好晚上回程的低價車票
所以非在這兩個城市耗上一整天不可
因此接下來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除了海灘,就是待在餐廳裡大快朵頤了!
這一大碟冷盤裡有螃蟹、小蝦、生蠔和超級多的風螺都是當地的新鮮海產
走過一整排的餐廳,我看每一間餐廳裡顧客點的也都差不多就是這些餐點
海鮮大多僅是以汆燙的方式料理,品嘗得到其中鮮甜腴美的滋味
一餐下來,吃得相當撐而且滿足
但是...
價格相當地不平易近人啊!
美食還有這詠惠推薦的TUTTI FRUTTI冰淇淋
位於Trouville走往海灘的路旁
大多是水果口味,真的好吃而且不貴喔!
下午,我們前往另一個近在咫尺的卻有著截然不同風貌的城市-Deauville
或許是因為Casino的存在,這個城市彷彿是為了有錢人而設的啊
除了各式精品專賣店林立外
連春天百貨(Grands Magasins Printemps)和拉法葉(Galeries Lafayette)都有
街上的餐廳也比較多元化
最後,居然又看到我在巴黎沒買齊的Louis Vuitton
於是我們又立刻衝進了這間小巧可愛的LV分店
雖然不管身處於法國的哪個地方,買LV就是一件麻煩事
但Deauville_LV的店員真的服務相當周到又客氣
或許是因為來到這裡的東方人不多(整天下來,我們也只遇到一組大陸人)
店員跟我們聊了不少,也認真地解釋他們無法"賣太多"原因
(但最後還是很好心地在限額外又破例多賣了個皮夾給我就是)
也讓我最後總算是在這裡達成替大家買齊Longchamps和LV的任務
才心滿意足地告別Trouville-Deauville!
附帶提一下:
這個地方也被稱為"巴黎人的海灘"
是因為從巴黎搭火車到這裡只需不到兩個鐘頭的車程
於是,周五晚上就會有許多巴黎人前來這最近的海灘度假
似乎是不肯放過一絲可以曬太陽的機會
而就我們的行程安排來說,其實從巴黎一天來回,時間上是相當充裕的!
10/28/2010
[+/-] |
【芬蘭】聖誕老人村 |
聖誕老人村是大部分觀光客來到羅凡涅米必訪的景點
因為即將抵達北極圈
因此這也算是我旅遊生涯中的一件大事!
從市區搭巴士約20分鐘就可以直接來到寫著Santa Claus Village的大門口(車上可買單程/來回票)
(巴士側邊有著雪花及大大的聖誕老人圖樣,想必是為了提高這號熱門公車的辨識度)
進入大門後,馬上抓住我們目光的便是地上那道寫著66°33'07"...的虛擬極圈線
雖然不過是一條假想線,但顯然遊客們都對它相當感興趣啊
因此我們也在這極圈線的兩側跨來跨去、瘋狂地拍照...
再來則是一整排販售紀念品的商店街
原本大家都已經說服好自己在如此商業化的地方一定要克制住購物慾
但萬萬沒想到
同樣的紀念品,在市區和郊區的聖誕老人村之間,價格就有顯著的差異
於是我們在這裡也都殺紅了眼(40歐以上就可退稅)
因為難得看到不會欺騙觀光客的良心觀光區啊
(左上圖那個標示著幾個世界城市距離及方向的指示牌,其中也有台北唷!
而且是站在最高的位置,距離此地有7800多公里)
不過話說回來,這裡會讓遊客自動掏出錢的花樣倒還不少
除了和聖誕老人拍照,還可以"預購"聖誕節時由聖誕老人親筆寫的賀卡
但這些都是要另外付費的
而我們一行人大家都對這些興致缺缺
只有我...
花了0.5歐請人在護照上蓋了個紀念章並且留下日期
算是為我這天的北極圈之旅留下一個註記
最後我要來詳細介紹一下聖誕老人村裡的"聖誕老人郵政總局"
不得不說一下,這間郵局的原木裝潢及具巧思佈置實在是令人感覺無比溫馨
幾張大大的桌子是讓旅人寫明信片的場所
置身這樣的環境,即使當時是夏季,我都能感受到濃厚的耶誕氣息
這裡也是聖誕老公公收取來自世界各地信件的地方
據統計每年平均寄給聖誕老人的信件超過六百萬封
下面這一格一格的櫃子,就是存放來自各個國家信件的地方
仔細搜尋了一下,我也看到台灣了啊!
既然是位於聖誕老人村內的郵政總局,這裡一定有它特別的地方
聖誕老人村內有個地方可以花錢預購聖誕老人在耶誕節的親筆信件(7歐)
但如果想要讓朋友能在聖誕節收到自己親筆的賀卡明信片等時,就到郵局去吧
郵局擺放著兩個大郵筒
你可選擇是在耶誕節前寄出,或是當月就寄出
這裡是不用額外付費的!
這個觀光景點除了因為它的位置正好跨越極圈線
也因為它是聖誕老公公的故鄉,使得遊客終年不斷
但我覺得芬蘭政府依然相當有心地在維護這個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
這裡不論室內或是戶外都規劃地相當不錯
室內販售各式玲瑯滿目耶誕商品的店家逛起來不會讓人有壓迫感;
戶外則除了有多樣聖誕味的遊樂設施及造景裝置外,
也隨處可見提醒遊客們已身處北極圈的地理標記
因為實在是太新奇,於是我們從一早到達後,也在這裡耗上了大半天...
我們在聖誕老人村的這一天天氣非常地好
天空很藍,但是不熱不冷,夏季北歐的天氣就是這麼宜人
但我總想著,希望有機會能在漫天飛雪的嚴冬來到聖誕老人村
親眼見見真正的聖誕節景象
乘坐馴鹿雪橇狗拉雪橇去耳朵山拜訪聖誕老人居住的地方
運氣好的話,或許還能看到變幻莫測的幸福北極光!
(想像一下,這些樹木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就是真實版的聖誕樹了啊!)
---------------------------------------------------------------------------------
聖誕老人的地址如下-
Santa Claus Post Office
SF 96930 Rovaniemi
Finland
10/25/2010
[+/-] |
【芬蘭】66°N天空下 |
經過在臥舖火車上九小時多的一夜好眠
我們終於到達芬蘭北部拉普蘭省的主要城市羅凡涅米(Rovaniemi, Lapland)
(這張照片中,在河的對岸停著許多露營車,這讓我看的好羨慕啊!
因為,開露營車遊北歐,一直是我嚮往的旅遊方式...)
出了火車站後搭8號公車就可以抵達羅凡涅米市區
很幸運地,旅行的開始我們就遇上一位貼心的好司機
在跟他表明我們要前往位於市區內的City Hotel後
司機於是偏離行使路線將我們直接載往飯店門口
也因為這一點,我對這城市的第一印象相當地好!
(市區這間全世界最北的麥當勞一定要去一下(不過,除了一塊告示,其它並沒有甚麼特別的就是))
羅凡涅米市區不大,又是一個用雙腳差不多可以走透透的城市了
因為多數人來到這裡主要是為了拜訪聖誕老人的故鄉
以及體驗夏季時的午夜太陽或是冬季的北極光
看到這裡應該感覺得出來,這個城市的觀光價值應該在於它特殊的地理意義
羅凡涅米在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北極圈
(小知識:Arctic Circle位於北緯66度33分,約等於北半球七月時的10℃等溫線)
這也意味著我們將進入夏季永晝的區域了
我們在這個城市待了兩晚
住的是此行最貴、有拉普蘭風格設計的飯店
一切其實都很舒適,不論是房間內部或是飯店早餐也都令大家滿意
不過不知道為何,我就是一直無法熟睡
或許是因為天色一直暗不下來,於是就算是將窗簾緊密闔上,整個房間都還是亮的不得了
真的不誇張,一整夜都是如此!
這是"傍晚"六點多的羅凡涅米
近凌晨兩點的天色是這樣
約莫四點多,就可以從房間內看到刺眼的日出
「永晝」,這個以往只有在地理課本上才會出現的名詞
這回真的讓我在羅凡涅米對它有深刻的體會啊!
10/21/2010
[+/-] |
【芬蘭】北極特快車體驗紀實 |
我兄弟小黃在兩年前差不多同樣的時間去了北歐一趟
當時我人正在此生和她最遠距離的澳洲
而在我7月初結束旅程,從柏斯(Perth)要搭飛機回台灣前收到她傳自芬蘭的MMS簡訊
裡頭的照片是午夜芬蘭的天空,天色仍是明暗曖昧的魔術時刻
正如同我此刻所見!
(午夜一點的Tampere車站)
這一段北極特快車一直是我在芬蘭很期待的一段旅程
火車呈一路向北奔馳,緯度漸漸升高
光想到一覺醒來後便將身在北極圈附近的城市這點就讓我相當興奮...
我們搭乘的是由Turku出發經Tampere轉車(要等近2小時)最後到Rovaniemi的Express(見位置圖)
其實從赫爾辛基(A)出發是可以直達目的地(D)而不用轉任何車
但因為安排了嚕嚕米樂園的關係必須先在土庫(B)停留
因此覺得沒必要特地從土庫再搭火車回赫爾辛基(浪費時間也浪費錢)
而且,從赫爾辛基出發的列車勢必都會經過Tampere(C)
於是在仔細評估過我們的路線後,就決定帶著行李離開赫爾辛基前往土庫去
下面這幾張照片忠實記錄了我們當時的"處境"
晚上十二點多、室外氣溫13度及空蕩無人的街道
我們在Tampere車站等候著開往北極圈Rovaniemi臥鋪火車的到來!
訂票方面
因為在蒐集前人的情報後得知,臥鋪車廂在大旺季時期是相當搶手地
於是這段交通早在芬蘭國鐵(VR)開放售票那幾天內,我就已經全部上網搞定
21:05-23:00 Turku-Tampere(座位票)+01:15-10:41 Tampere-Rovaniemi(2人臥鋪)
一個人差不多將近100歐(其實本來應該是要有折扣的,但剛好我們遇上連續假期,所以原價!)
但這個票價的臥鋪是不能洗澡的
如果要訂附衛浴(洗澡水供應的時間好像有限)的臥鋪車廂還要再加十幾二十歐
雖然不是太便宜,但卻是我坐過最高級舒適貼心的臥鋪火車(我心中的第二名是埃及)
(寫著車廂編號和目的地的牌子,但更特別的是寫上了Santa Claus Express(聖誕老公公快車)!)
首先,我必須說說這火車的外觀實在不怎麼樣
吸引我的就只有那塊掛牌而已
但進了車廂後整個感覺馬上就不同了
走道整潔,房間設備新穎乾淨,真不愧是北歐國家啊!
(很高級的卡片鎖)
(為什麼我們訂的雙人房會有3個編號呢?原來這車廂原本的設計就是給3人使用,所以如果只有兩人訂房,就會調整空間收起一張床;這點和印度就不太一樣:印度是一列火車本身就會區分2層床位和3層床位車廂)
循著車掌先生的指示,我們也亦步亦趨地跟著來到我們的房間
放了行李,驗票及房間設備使用指導等一切步驟完成後
我們的拍照時間就此開始!(此時雖已經凌晨一點多,但天色沒暗我們就是沒睡意)
從車廂外拍到房間裡,連公用廁所也不放過
尤其是在我決定要寫一篇網誌來介紹北極特快車時,對房間內的設施又多研究了一下
大致上,空間及設備其實和我曾經在埃及搭過的臥鋪火車差異不大
房間內部的狀況維持的很好,梳妝鏡和能做些簡單盥洗的洗手檯也都有
總之,對我這種隨和的觀光客來說能挑剔的地方不多
只不過,埃及那列往返於開羅及亞斯文間的臥鋪火車是專為觀光客營運的
因此,列車所呈現的豪華和一般民眾所搭乘的普通火車比起來就顯得太刻意了些!
而芬蘭的臥鋪火車除了包含埃及車廂的設備外(但芬蘭臥鋪沒有附早晚餐)
會讓我頗為滿意的原因是它處處有令人想不到的小設計啊
像是便利的置物空間、小掛勾等
而且常常當我們想到要做甚麼事的時候,總會發現車廂裡早已貼心地安排好一切...
搭過很多次的臥鋪火車
像這樣一切人性化考量的先進設施有時候是有其必要
它能讓我們舒適地享受、毫無後顧之憂地度過漫長的旅程;
但像印度那樣多半端賴人力自助的陽春配備其實也沒有甚麼不好
布簾不像上鎖的門,一旦闔上就硬生生地阻斷與外界的交流
僅倚賴著舊藍布分隔出的私密空間
人情味卻能夠恣意的地流瀉於簾邊的縫隙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