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2016

土耳其精華住宿篇



2015年夏末秋初,第三次來訪土耳其
從2003年盛夏的孤單2人,到2012年冬季的3人行,然後是這次4人作伙
為了這回初訪土耳其的新旅伴著想,也為了自己私心不想一而再地踏上重複行程,
於是我和吾友木拉非常認真地做功課開發新景點...
即便某些觀光客行程仍避免不了,但總覺得,每次的旅程好像又比前一次再幸福些,
很明顯的改變是,我們住宿以及交通工具的選擇...

關於我們的旅行,就從住宿說起
事情是這樣的~

因為旅伴中有預算無上限的貴婦小茉及紫大仁的緣故,關於住宿的安排著實費了我不少心思...
在11天10夜加起來10個不同的住所裡,
我挑了幾個我個人還滿喜歡的旅館來說說,
有的雖然因為預算考量沒能親自住上一晚,但也是沾了旅伴們的光才有機會一探究竟!


istanbul 海景奢華酒店Shangri-La Bosphorus Hotel

首先,是位於Beşiktaş的香格里拉酒店
這是貴婦小茉指定的住宿點之一,也是此行最奢華的住宿



天還沒完全亮,在機場跟木拉告別後我們就先驅車前往酒店卸行李
這間位於伊斯坦堡博斯普魯斯海峽沿岸的酒店,
建築前身是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煙草工廠,經過精心修復的外觀完整保留了歷史印記
它將是我們清晨抵達土耳其後第一個落腳處
到了酒店,距離允許checkin的時間尚早,不能先入住也是合情理
但酒店人員卻很貼心地表示因為房間還在整理,可以先提供另一間不同的房型讓我們休憩及盥洗
光是這一點就大加分啊~


(photographed by 紫大仁)

進行簡單的梳洗後,我們匆匆下樓往緊鄰著酒店的海岸走去,準備迎接星月國的第一個日出
此時太陽正從海平面上徐徐升起時,晨光千變萬化
看著薄霧中在海峽熙來攘往的船隻,伴著清真寺宣禮塔傳出的唱經聲,忽然有股莫名的感動湧上



午後,一行人在市區轉了一圈再回到酒店時,總算可以進入屬於自己的大房間
這間位於五樓邊間的房型,還帶有兩個可以飽覽海峽美景的小陽台
看著來往船隻不斷,博斯普魯斯海峽粼粼波光顯得動人
在這裡,我們度過了一個愜意的午後時光
以及有著璀璨燈火、令人沉醉的夜色




Bursa 鄂圖曼土耳其時期書店改建的KiTAPEVi



衝著它在Lonely Planet居高不下的人氣,
可以說,我是先注意到這間旅館,才開始深入研究Bursa這個地方的

旅館的位置很好(除了要先辛苦爬上一小段樓梯)
正下方就是輕軌站,離土耳其浴場、免費的旋轉舞以及主要的景點都不遠
附近也相當熱鬧,連木拉推薦的魚料理餐廳也在步行可達的距離



紅色外觀的KiTAPEVi前身為鄂圖曼土耳其時期的一家書店,
後來才逐漸轉變改建成現在的旅館,就靜靜地矗立在小山坡上
居高臨下的位置讓視野更遼闊了
我們所住的房型是我在網站上把每間房都仔細看過之後才決定的
規模不大,但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的特色
建築後方還隱藏著一座清蔥翠綠的小花園
很適合旅人們在這消磨一下午


(迎賓下午茶)


Ürgüp 真正的岩洞旅館Yunak Evleri

這是貴婦小茉指定的另一個住宿點
我依稀記得,是某日她在髮廊的雜誌上翻到就立刻line給我的



Cappadocia這一帶我曾在2012年冬季旅行時也住過3天,
只不過,那時有木拉這位識途老馬領著我們,我甚麼都可以不用管
直到這回自己著手訂房才發現,這裡的住宿相當多,但卻散落在好幾個不同的小鎮
Ürgüp相對於觀光客較多的Göreme以及Avanos就稍微偏遠了一些
但也因為這樣,觀光客少了很多,很適合喜歡隱居安靜的我們



這是一家崖壁上鑿出的窯洞酒店,擁有可追溯到5世紀的客房和19世紀的希臘豪宅
據說是這區最早的洞穴酒店!
酒店大廳有著雅致的藝術品擺設以及具當地特色的雕塑、刺繡和家具佈置



我們的房間位於岩壁下方
推開像眷村的藍色木板門後,是一個兩住戶共用的露臺,右邊的洞就是我們家
不過幸運的是,因為這一天隔壁房是空著的,所以我們也算是獨享了這偌大的私人空間
稍微挑高房間內擺設雖然簡單,卻很現代化
臥室隱身在小閣樓中
寬敞的大理石浴室裡有按摩浴池
最得我心的是房內配備了一台音質頗佳的音響
當音源線插進手機,播放著古典輕音樂
聲音在四周迴蕩,洞穴就猶如天然的環繞音響般
這樣的氣氛實在令人發懶



夏末秋初的安那托利亞高原夜晚已有些許寒意
在寬敞的私人露臺上,享用我們濃濃台灣味的料理
泡麵以及暖呼呼的玉米濃湯,是今晚沒有燭光,卻有月色相伴的幸福晚餐!




Alaçatı 法式鄉村風格的Morro Otel

阿拉恰特(Alaçatı)是位於爱琴海畔的希臘風小鎮
我沒去過希臘,但漫步在Alaçatı的石板路上,覺得這就是我印象中的希臘
這一區的旅館風格相近,特別是房價都不太便宜,這間Morro Otel亦是如此
但老闆娘的熱情,早餐又相當豐盛美味是我推崇的主因

記得我們抵達Alaçatı時,已經比原本預計的晚餐時間又再遲了些
迷路再加上巷弄曲折,於是決定先把車停在路旁,邊走邊問邊找
等找到旅館,又是花了好一番功夫
進了門,老闆娘直接喊出我的名字,因為他說今日住房全滿,而我們是最後抵達的客人
於是趕緊要我上她的摩托車,好載著我去把其他幾位旅伴連同我們的座駕接過來



旅館房間數雖不多,但依然配備了游泳池
屋外庭院的草地上擺放著數量不多的桌椅
那就是用早餐的地方
豐盛的土式早餐陸續擺滿了整桌
各類麵包以及裝著橄欖、果醬及乳酪的大小碟子;平底煎鍋裡盛著客製化的蛋
還有餐前飯後隨時都要來上好幾杯的茶
即使對於土菜的接受度不高,但我依然相當享受於這種朝氣與慵懶的愜意滋味!




istanbul 工業設計風格小豪宅



在土耳其最後兩天的住宿,是一棟位於伊斯坦堡Balat區的工業設計風格公寓
前後三次在土耳其的旅行,在伊斯坦堡也待了不少時間
會想住在這比較沒那麼受觀光客青睞Balat區,
除了電影伊斯坦堡救援(The Water Diviner)開場那幾幕吸引我的畫面外,
也是因為曾看過一篇文章中寫著:
這裡從碼頭搭公車去只有三站,卻是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這邊有希臘人、猶太人的舊建築,
以及聯合國文教組織推動保存當地的生活樣貌
憑著對電影香料共和國的嗅覺,我想那是會讓我走進去走不出來的地方
就像拍電影的地方讓我看了讚嘆又讚嘆
也嘗到一種叫常民文化的滋味。

於是,充滿了期待及想像!


(圖片右方這棟灰綠色建築就是我們的小豪宅)

小豪宅的地點不是很好找
尤其是當我們在午夜12點抵達時,幾乎所有人都被屋子外觀嚇了一跳
說是未完工的工地,或是覺得像已經荒廢許久的房子我都同意
就連小黃司機還再三跟我確認,確定我們是要住在這間房子沒錯後才離開。
然後,依著與屋主的指引跟對面雜貨店老伯拿了鑰匙後,我們四人進屋內展開下一波探險
這一晚,感覺我的旅伴們對我心儀的小豪宅好像不是太滿意...


(2F廚房)


(左:貫穿建築的旋轉木梯;中:古希臘式衛浴;右上:4F房間;右下:5F交誼廳)

但這間其實是我自己在第一次看到照片就相當喜歡的公寓
屋主是一名法國建築師,每層樓設計有不同的巧思,包括電源開關都和我們所認知的不同
它連同地下室及頂樓陽台總共有7層樓,因此我們僅僅四人入住算是相當享受
於是,在伊斯坦堡的最後一晚,我們大力邀請木拉以及David來看看我們在伊斯坦堡的"家"



那天是中秋節,
也就是全世界新聞都不斷播報著可以觀測到超級月亮和月全食的那天
我們6人身處在四周毫無遮蔽的小豪宅頂樓,望向對岸的華麗夜景
周遭滿是幸福的氛圍
看著月光映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海面上隨著海浪起舞
桌上擺的是屋主留下的紅酒以及台灣友人貢獻的鳳梨酥

那一晚,我們就這麼暢快的談笑著!






你也可以看看這裡:

沒有留言: